技術的存在源于提高生產力,技術的生命也落于提高生產力。所以,生產一線是技術人員永遠的主戰場,要讓技術融入生產,服務生產。近年來,公司把技術工作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,為技術人員打通了成長和晉升通道,也讓技術的發展走入正軌。技術人員要發揮更大的作用,就必須扎根生產一線,主動開展工作,服務生產。作為技術人員,我們感受到了公司的關愛,也看到了自己發展的前景,每個人都像上了發條似的,按照生產的實際需求和自己的既定目標,默默做著技術工作,用自己的努力為安全穩定高效生產發光發熱。各項技術工作更好地融入生產實際,也更好地發揮專業服務的作用。
力抓專業培訓學習,提素質,夯基礎。技術人員每月對操作工、維修工、分析工開展培訓工作,結合各工種崗位實際和知識需求進行選題,查資料、對標準、進現場,積極準備培訓內容,以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,讓崗位員工掌握崗位專業技術知識,切實提高崗位員工素質。從3月末至今,技術人員累計進行技術培訓133課時。為了把更加專業、更貼合生產實際的知識講給崗位員工,技術人員每月自學專業理論知識,并將所學按課時歸類形成筆記,以便梳理、記憶與查詢,抱著一股孜孜不倦的狀態與謙虛的心態去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;走進生產現場,針對具體問題,向一線的師傅們請教,在備課、講課的過程中,擴展了自身知識面,也強化了專業知識。
對標隱患排查治理,保安全,穩生產。技術人員把對生產運行的專業檢查作為重要工作,一方面不定期深入現場,從技術的角度對現場進行隱患排查;另一方面配合行業專家進行各類對標檢查。為提高隱患排查的能力,技術人員在平時查看國家行業標準、圖紙資料的時候,隨時把相關的具體內容都記下來,帶到生產現場,從自身專業做到對標,比如對泵進行檢查,就需要提前了解測溫、測振的位置、方向,每個軸承、軸承箱和油池潤滑油的溫升等一系列的技術標準。技術人員通過這種方式參與各類檢查,用技術的視角審視生產運行中存在的隱患,以技術的方法解決生產運行的問題,與公司其他職能部門、分廠生產崗位人員做到了優勢互補,為進一步穩定生產發展的基本盤貢獻了一份技術力量。
主推節能技術改造,降成本,提效益。高效生產是企業發展的永恒追求,改革創新、降本增效是提高生產效率、實現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。生產技術的改進提升是降本增效的重要著力點,也是技術工作的重點。技術人員積極投身生產工藝設備技術的持續改進完善,一方面積極配合分廠崗位推進內部小改小革,在項目可行性上提出建議,在項目實施中提供指導,幫助項目落地見效;另一方面結合自己對生產現場需求的了解,積極外出進行項目考察,對技術改造提出合理化建議30余條,其中蒸發冷凝水回用樹脂、空壓系統整合及電纜檢測3個項目已經啟動,在水、電、汽等公用工程方面實現節能降耗、降本增效。技術人員針對一些好的技改建議和想法,積極進行討論和考察,為后續一些項目的開展做好了鋪墊工作,推進生產系統的持續改進提升。
前路漫漫,生產技術的發展永無止境,而安全穩定高效生產是技術發展的方向和落腳點。技術人員務必扎根一線、孜孜求索,每天要沉在生產一線,圍繞著這個工作方向,立足于每一個技術工作重點,不停的忙碌著,駐足、思考、埋頭苦干,在公司給予的這一平臺上,慢慢豐滿自身之羽翼,做好自身之本職,貢獻技術之力量,筑牢生產之根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