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,2013年以來中國氯堿行業運營形勢較為困難,行業虧損面在2012年的基礎上繼續加大,全行業步入較為艱難的調整期。只有科學合理規劃、調整產品結構和實現企業優化重組、推進行業技術進步和加強國際交流才能引領行業發展。
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理事長李軍介紹,受產能過剩,下游消費增長緩慢、市場低迷、能源、物流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,行業盈利能力下降,2012年氯堿企業虧損面加大,行業主要產品開工率不足,燒堿開工率降至72%,聚氯乙烯開工率不足60%,企業面臨多重發展瓶頸。從行業運營情況看,2013年的形勢更為嚴峻,企業虧損面正進一步擴大。
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蔡杰談到,外部環境對國內產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。美國頁巖氣開發大幅提升了其氯堿化工的競爭力:能源價格降低,使生產成本下降;乙烯裂解原料充足且輕質化,使乙烯成本降低。美國氯堿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將對世界氯堿產業格局產生重要影響。
通過充分溝通與交流,與會代表普遍認為,未來氯堿行業應采取有效手段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,包括進一步推動行業整合從而提高行業集中度;加大力度推動行業技術進步,推廣制氯新技術和推動清潔生產,爭取國家對氯堿行業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的支持;加強全球多邊和雙邊合作與交流,統籌利用國際資源,在改善國內乙烯資源供應短缺的狀況、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,爭取更大的市場空間,緩解國內堿氯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等。
【信息來自生意社】
|